作者系市十五中校长 翟 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学生感受着多样化的现代生活,这也促进了现代学生智力的发展,他们对现代生活模式的接受能力普遍较高,比如玩电脑、学流行歌曲等,但是一些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接受力却不那么强,学习成绩不好。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发现,现在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因素有很多,学习自信心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的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会用心去感受,获得的心理满足感会激发潜意识的自信心,从而正向推动在这方面的学习动力,一些学生在电脑网络上游刃有余,学习成绩却提不高,这不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弱,而是在学习上因为没有兴趣,进而无法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学习自信心的缺失使这部分学生更关注于能让自己获得满足感的事物上,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当今人才选拔的机制中,这部分学生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至少为了生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三方面共同努力。
学校教育方面,要加大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在普遍存在的大班额教学现象中,在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的机制当中,这种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已变得越发的困难,但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是不应该忽略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这也就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实际上是一个内心认识上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具备大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也是当今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
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研究教育,要懂得教育,要做教育的行家,因为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学校教育针对的是一个教育群体,家庭教育针对的是一个孩子,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会出现5+2=0的现象(五天在学校,两天在家,教育效果为零)。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要多鼓励,少批评,要正向激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在这种激励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学生自身培养方面,人的改变主要靠内在因素,就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何外因只是辅助。学生要从小就树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动力,才有在学习上的自觉行为。学习是一件辛苦的脑力劳动,但同时也会给人以成功的幸福感,要相信自己只要通过努力,必定会有所成就,会有所提高。每一个人的成功之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学习也是一样,不可能任何时候都能取得好成绩,遇到失败时要坚信自己会在下一次取得进步,要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在经历一次次挫折中,人的自信心也会同时得到提高。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才能最终走向胜利的终点,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自信的微笑去面对学业,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展现当代学子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