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绝大多数国人在今年巴西奥运会期间,对耸立在里约热内卢耶稣山上巨大的耶稣造像印象十分深刻。从小里说,耶稣造像是里约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和城市象征;从大里说,该耶稣造像是巴西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不仅只是在重大国际活动期间,就是在平常耶稣山和耶稣造像,也是国内外游客愿意亲往一睹的重要旅游景点。一座城市,有了一个标志性建筑,这座城市就具有了旅游的特质和口碑,就会吸引游客参观。
乐山是旅游城市,而且正着力于朝国际旅游目的地迈进,建造一座城市地标性建筑以吸引游客,十分必要。就目前乐山城市旅游情形来看,景城一体、休闲旅游格局正在努力建构之中。现在的问题是,游客到乐山除了看看大佛,走走嘉州长卷之外,不怎么进城,——甚至连近在咫尺、也具有相当旅游文化价值的乌尤寺也多不去——形成景城联动、全域旅游的格局尚需时日。如果能在乐山城内新建一个独具特色,具有一定游览观光价值和文化含量的标志性建筑体,以此吸引游客进城观光、消费,则无疑会为乐山的城市旅游和景城一体旅游格局的构建,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纵观许多国内外旅游城市,在其市内中心处,均有独具个性的著名建筑。乐山有大佛,但在“城”外。如果想将游客导引进“城”,城市必看景点的修建是一种手段。游客只有进“城”了,旅游拉动的综合要素才得以展示,才能产生带动效应。比如峨眉山旅游,据笔者了解,在金顶四面十方佛造像没有之前,许多旅游团只带领游客游半山,最多走走万年寺、清音阁,看看猴子就打转。如今,去峨眉山的游客,绝大多数就冲着金顶普贤菩萨金像去。有了这个地标性建筑,旅游的带动效应可见一斑。
具体说到乐山城内地标性旅游建筑体的修建,笔者以为:第一,地点可以选择在城市绿心靠近乐山广场的最高处。绿心本身海拔高,地理位置优越,加上数十米建筑物的高度,可以俯瞰全城景象;第二,可以考虑修建乐山筑城始祖蜀开明王塑像。蜀开明王乐山筑城历史可以上溯三千年以上,足以增加乐山城市历史文化厚度;也可以考虑建造观音大士大像。乐山大佛端坐三江口,观音大像矗立城市绿心,彼此照应,具有丰富的旅游题材和概念,形成旅游景点双璧;还可以修建具有传统造型的楼、阁、亭,比如黄鹤楼、滕王阁、醉翁亭之类造型,三者可选其一。
地标性主体建筑下面,可修建系列具有旅游功能的附属建筑,以此形成休闲游和景城游的浓烈氛围,将游客从河对面吸引过来,将城市旅游带动起来,利于全民参与。